關(guān)于普洱茶起源的傳說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關(guān)于普洱茶起源的傳說

普洱

古為百濮、百越居住的“閔濮之鄉(xiāng)”之一。

清代置普洱府,其地名演化為普洱,

為哈尼語地名。


“普”為寨,“洱”為水灣,普洱意為水灣寨。



普洱茶在康熙年間成為貢品,雍正年間成為定制,需年年上貢,皇宮貴族以享用此貢品為榮。


末代皇帝溥儀曾說:普洱茶是皇室成員的寵物,擁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員的顯貴標(biāo)志。



而關(guān)于普洱茶名稱的由來,

據(jù)傳說是源自一個美麗的錯誤。


相傳,清乾隆年間,普洱府(今寧洱縣城)有一大濮姓茶莊,世代以制茶售茶為業(yè)。濮氏茶莊的團茶被普洱府選定為貢品。


又到一年歲貢時,而老濮莊主卻病倒了,只好讓年輕的少莊主與普洱府羅千總一起進京納貢。



這一年,淅淅瀝瀝的春雨格外綿長,毛茶沒完全曬干,就急急忙忙壓餅、裝馱。


當(dāng)時從普洱到昆明的官馬大道要走十七八天,從昆明到北京足足要走近三個月,從春天到夏天,風(fēng)雨兼程,總算在限定的日期前趕到京城。



濮少莊主一行在京城住下,次日便要進宮覲見皇上。當(dāng)天夜里,濮少莊主去檢查貢茶,小心翼翼地打開茶包,不料,一路的風(fēng)浸雨濕,原本綠中泛白的龍團變成了褐色。


少莊主自責(zé)不已,準(zhǔn)備自殺謝罪,被客棧的店小二救了下來。



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對策,店小二從褐色的龍團上撬了一小塊兒泡給大家喝,眾人喝了此茶,覺得別有一番滋味……



于是次日,羅千總惶恐至極地將褐色的龍團進獻給皇上。



乾隆是一個喜歡品茶、鑒茶的皇帝,他幾次下江南都到了江浙茶山,鼓勵種茶制茶。他還有一個特制的銀斗,專門用來稱水的輕重,以評定泡茶名泉的優(yōu)劣。

 

這天,各地貢茶齊聚,乾隆看著全國各地送來的貢茶真是琳瑯滿目。突然間,他眼前一亮,發(fā)現(xiàn)有一種茶餅圓和如三秋之月,湯色紅濃明亮,猶如瑪瑙,一聞,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,品一口,綿甜爽滑。

 


乾隆大悅道:“此茶何名?滋味這般的好。”又問:“何府所貢?”太監(jiān)忙答道:“此茶為云南普洱府所貢?!?/span>


普洱府,普洱府......此等好茶居然無名,那就叫普洱茶吧?!?/span>



皇上命下人沖泡,賞賜文武百官一同品鑒,滿朝之上,醇香四溢,贊美之聲不絕于耳。濮氏茶莊受到了皇帝的賞賜。



后來,濮少莊主同普洱府的茶師根據(jù)這茶研究出了普洱茶的工藝,其他茶莊也紛紛效仿,于是普洱茶的制茶工藝在普洱府各茶莊的茶人中代代相傳,并不斷發(fā)揚光大。



從此,普洱茶歲歲入貢清廷,歷經(jīng)兩百年不衰。


皇宮中“夏喝龍井,冬飲普洱”也成為了一種時尚和傳統(tǒng)。


由于皇帝和王公大臣們的喜好,普洱茶開始名重天下,并且作為大宗商品大量進入藏區(qū),進入內(nèi)地。據(jù)《清朝通典》記錄,當(dāng)時政府每年發(fā)茶引3000,每引賣茶一擔(dān),每年賣茶3000擔(dān),每擔(dān)是100斤。清代普洱茶每斤重596.82克,每年由政府課稅后銷往內(nèi)地和藏區(qū)的茶葉就有179噸。



如今,正是“冬飲普洱”的時節(ji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