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種喝茶自由
原來我早早地實現(xiàn)過“喝茶自由”。
那些年茶館遍地開花,茶企多如牛毛,茶葉市場四處分布,見到的大多是做茶的,寫字樓里飄著普洱茶香,辦公桌的抽屜里是茶,家里的書柜擺放著茶,送禮也多是茶。
因為工作的原因,要采訪茶人,參觀茶廠、茶博物館,要深入茶山,要參加各種規(guī)格的品茗活動。從早到晚,從南到北,從東到西,從城市到茶山,接觸的都是茶,喝茶成了工作的重要內(nèi)容。喝山頭茶,喝印級茶、號級茶,喝得神清氣爽,喝得飄飄欲仙,喝得饑腸轆轆。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好茶,我可以輕松喝到。這大概是最美的工作,沒有之一。
不可一日無茶地喝著,也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一個實驗室。一杯杯茶入口,一次次地感受茶的香氣、顏色、喉韻、體感,把感受記錄下來,以此增加對茶的理解?,F(xiàn)在可以下斷語的是,如果你不了解茶,說明你喝的茶不夠多。喝到一定量的時候,對茶的認知,就了然于胸。
于我,喝茶量是一條開口向下的拋物線。喝了那么多茶之后,我開始有選擇地喝,或盡量精選一些茶,淺淺地喝。大腦發(fā)出的信號是:凡是影響腸胃和睡眠的茶,都要謹慎。
喝茶很美,但喝茶失眠就很痛苦,是一種“高度清醒的疲累”,第二天腳下生云一般,身體歪歪斜斜,沒有精神。工作繁忙,不得不考慮飲茶量。我開始理解每年春茶開采時做茶人的艱辛了。此間,他們要沒日沒夜地喝各種山頭的新茶,用身體去“檢驗”今年新茶的品質(zhì)。因為高頻次大量飲茶,他們有些承受不住,腸胃功能紊亂,睡眠質(zhì)量不佳。
好茶太多,適者為珍。
以前喝的茶,無所不包?,F(xiàn)在基本上選擇熟普、紅茶、白茶、綠茶,其他珍茗,機緣到了也欣然品飲。春飲綠茶,喝一個鮮爽甘醇,龍井啊竹葉青啊安吉白茶啊,都有一點,一點就好,到了立秋就不碰綠茶了。熟普、紅茶、白茶,一年四季輪著喝,屬于比較滋養(yǎng)身體的茶。
品種少了,投茶量也減了。我不大喜歡濃茶,當茶過濃時,茶味本身很難去體會,甚至覺得不好喝,這就有點暴殄天物。當然“好喝”因人而異,有人就喜歡重口刺激一些的。投茶量減少,不是節(jié)省,而是在一個度量里,求解出一個茶味美妙的最優(yōu)值。所謂中庸之道,于泡茶也合適。再說,多多許不如少少許。
個人的味覺嗅覺非常微妙。有一段時間,我有意不去碰茶,而改喝溫和的白開水,飲食也極其清淡,不吃辛辣不吃油膩食品,蔬菜大多水煮,盡量去吃食材本身的鮮、嫩、甜。“斷舍離”一番之后再喝茶,對茶的感受全然不同,身體有如白紙一張,對甜度、香氣、飽滿度的覺察,更加細微,對喝茶,也更加期待,有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喜悅。
最近朋友送了極好的茶,是那種喝一點就少一點的需要時間和機緣完成的茶。我舍不得喝,我甚至覺得自己有點吝嗇。只有高朋好友來時,才拿出來泡,水選了比平時更好的。凝注心神,認真泡茶,予客分享。茶味之美,分毫不減,客人紛紛贊嘆。
現(xiàn)在,我想我實現(xiàn)了另一種喝茶自由:用自己的認知去選茶、泡茶、喝茶,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喝茶,擁有專屬的可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判斷,解除了“你那么喜歡茶怎么不喝茶”的捆綁。人有惜物之心,物有悅?cè)酥?,如此更加珍惜好茶,細品每一泡的茶味?/p>
第一種喝茶自由,你只是物質(zhì)層面上占有了茶。第二種喝茶自由,是你可以在精神層面上自由地享用茶。茶在那里,或遠或近,或濃或淡,或多或少,或冷或熱,最后,你對茶的癡愛不變。
原文刊載《普洱》雜志
2023年7月刊
文|鄭子語
圖|段兆順
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