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茶不怕細品,好事不怕細論。
茶是中國古代文人深入骨髓的詩意與浪漫。
藉由一盞茶,他們暢敘閑情,追求身心的自由,詩意地棲居。
道文人風骨,享一人之樂。
【唐】白居易《山泉煎茶有懷》:“坐酌泠泠水,看煎瑟瑟塵。無由持一碗,寄與愛茶人?!?
詩人仿佛處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(tài),閑閑煮茶,還想把這種喝茶的快樂傳遞給同樣愛茶的友人。
【清】陶元藻《采桑子·桐廬舟中》:“浮家不畏風兼浪,才罷炊煙,又裊茶煙,閑對沙鷗枕手眠。”(片段節(jié)選)
晚飯后的閑情逸致在一杯茶開始??梢婏嫴杈拖袷且环N習慣,穿插在吃喝之下。
一人飲茶不覺寂寞,只是即景抒情。
某些尋常事物構成意境,抒發(fā)自己對人生的感受和追求,既有詩情又具理趣,不落前人窠臼。
放眼如今,一般來說,我們應該在飯后的一個小時左右再喝茶。
適當飲茶對于我們的身體體是非常有好處的,能夠有效的預防很多疾病的發(fā)生,能夠降低癌癥發(fā)病率,能夠消食防輻射等。
喝茶養(yǎng)生由此來看是為一絕,因此我們可以養(yǎng)成飯后一杯茶的習慣,何樂而不為呢?
酒類俠,茶類隱??蛠?,固然可以飲酒,但敬茶更具人情味。
【唐】錢起《與趙莒茶宴》:“竹下忘言對紫茶,全勝羽客醉流霞。塵心洗盡興難盡,一樹蟬聲片影斜?!?
詩人與趙莒在翠竹下舉行茶宴,并且一致地認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還好,飲過之后渾然忘我,一心清凈了無痕。
【宋】杜耒的《寒夜》:“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。尋常一樣窗前月,才有梅花便不同。”
冬日寒夜慢慢,來了客人,便用茶當酒,水在壺里沸騰著。
屋子里暖意綿綿,不由得驚覺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。
茶亦醉人何須酒。以茶代酒,更暖心,更添幾許清雅,而且君子之交淡如茶,人間有味是清歡。
文人多友人,共訴才情,共度閑暇。
最有代入感的當屬唐代呂溫《三月三日茶宴序》,選自片段:
“乃撥花砌,憩庭陰,清風遂人,日色留興,臥指青靄,坐攀香枝,閑鶯近席而未飛,紅蕊拂衣而不散。”
飲茶者眾便是茶宴。茶會、茶宴,有唐一代,蔚為風尚。
三月三日這場春日茶宴酣暢林立,不論是從描回的場景還是人文的對飲,字里行間,無不洋溢閑適淡然。陽春三月,風和日麗,文人雅集,相洽甚歡。
茶是隨性之物,可進柴門,亦可登大雅之堂。
在百姓那里可以與“油鹽醬醋”為伍,在文人那里又與“琴棋書畫”等高雅之事為伴。
多少文人學士與茶結“緣”,他們愛茶、嗜茶、戀茶,借茶寫人、敘物、抒情,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社會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情感。
文學與茶完美結合,使得這翠嫩的綠葉,負載起豐富的文化內涵,包孕了極為愉悅的審美體驗。
來源:莫道茶事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