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劍橋大學(xué)人類學(xué)名譽教授艾倫·麥克法蘭說:茶、咖啡和可可,只有茶征服了世界。
春日里若無茶相伴,怎能品嘗到萬物初生的喜悅?
圖|站酷海洛
看遍中國千年茶文化的前世今生、尋訪全國乃至全世界重要的茶品種——
十余年茶香氤氳不散,關(guān)于茶,讓三聯(lián)不斷為你解鎖,那些你不知道的事。
01
飲茶的閑情
飲茶在陸羽之后逐漸脫離了“解渴”這種最初的生理需求,是中國人自處時候的一種物質(zhì)媒介,“閑”就成了飲茶的首要因素。
人在忙碌的時候,感官可能集中在思考或者視覺上,這個時候嗅覺跟味覺都是退居在感官之后存在的。
《壺茶圖》明 邊壽民
即使在踏春的時候,很多人拍了許多照片回來,也不一定感知到所去的山水中有多少種香花,它們都是什么香型。
所以只有松弛下來,得閑了,身體才能用嗅覺去敏銳捕捉香味,體會茶香帶來某種心靈的寧適。
02
飲茶的佳境
葡萄酒與茶,是東西方文化衍生出來兩種截然不同氣質(zhì)的飲品。
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酒神,以他為題材的畫作都是人們歡樂飲酒的場面。
中國的茶神是神農(nóng)氏,茶最初是解毒去瘴的藥飲,飲后可以讓人清涼、安靜。
《攆茶圖》宋 劉松年
佳境,成了在飲茶的時候自我獨處的一個必需的場景條件。古人對于佳境有自己的見解:“明窗凈幾,佳客小姬,仿友初歸,風(fēng)晴日和?!?
16個字,概括了人生以茶為媒介,所鋪墊的所有美好,竊以為高于侍酒師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
03
飲茶者的氣質(zhì)
陸羽在《茶經(jīng)》中說:“茶之為用,味至寒,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?!?
這句話已經(jīng)在中國茶系統(tǒng)格局確立之初,把飲者的氣質(zhì)圈定在了一個范圍內(nèi),也是《茶經(jīng)》開始讓茶脫胎于之前的食飲、藥飲之上,變成一種要求品飲方法跟環(huán)境的特殊飲料。
茶不似酒裝瓶即飲,在加工后帶回家的時候還留給了人百分之十的沖泡空間。如何讓這百分之十發(fā)揮到極致?
中國有沒有茶道?中國茶的精神性如何乘載?
為什么說,是陸羽的《茶經(jīng)》將喝茶從形而下帶入到形而上?
明清文人的茶會雅集,日本茶道的一期一會、茶禪一味,背后有怎樣相似的精神背景?
這是我們試圖回答的問題。
04
和茶交心
臺灣傳統(tǒng)烏龍的焙茶大家詹勛華說:
“幾十年來我被茶安慰,好像在《易經(jīng)》的比卦里,我和茶交心。茶像拐杖,可以探路,可以探知不同個性在茶里的結(jié)果,好像不同生命的循環(huán)。
它用細(xì)致柔軟,讓你怡然自得。茶真的可以依賴,是值得交的朋友?!?/p>
詹勛華
“會喝的話,茶會結(jié)相。它會無中生有,出一個具象。這樣才可以凝佇,可以上上下下地觀察。
如果鼻子不能察覺,其實什么味道都喝不出來,捏著鼻子,再打開,味道就出現(xiàn)了。
現(xiàn)在人說茶澀、苦、甜、酸,這本來就是茶的味道,如果還要專門去管這些粗淺的味道,就是只看到眼前的大樹,其實你在森林里面。
喝茶是讓剎那間整片森林從你鼻腔經(jīng)過?!?
05
好茶是,喜樂里面帶些圓滿
詹勛華還說:
“老的茶,氣比較逼。因為它閉關(guān)閉太久了。
茶氣是好的,但我覺得不要霸氣、殺伐之氣。
《高隱圖》(局部)明陳洪綬
一個茶喝起來像草寇一樣,只能說明料不夠純,儲存的地方也不適合,才會把它悶到有殺伐之氣。
好的茶是中和的,喜樂里面帶些圓滿。”
06
茶的清飲與“加料”
文化學(xué)者鄭培凱介紹道:
“明代的文人普遍反對在茶里添加果實花朵或者香草,追求茶的清飲,這也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陸羽追求的茶道,茶有真香的體現(xiàn)。
但是大眾選擇未必與名士相同。
《陋室銘圖》(局部)清黃應(yīng)譫
尤其是江南以外的地區(qū),承載了過去加料加果實的習(xí)慣,還有添加各種作料的,所以各地都留存有加料茶的記載。
包括很多強調(diào)茶有真香的茶書,有時也妥協(xié),比如明初朱權(quán)的《茶譜》,反對茶夾雜諸香。但與此同時,也寫了茶葉的熏香法,甚至可以用各種花香滲透其中,所謂百花熏香。
不過,后期的部分文人也沒有完全放棄這一習(xí)慣。就拿倪云林來說,他發(fā)明了清泉白石茶,往茶葉里面添加核桃松子肉,還為有高士不解他的茶而大發(fā)雷霆。
《閑話官事圖》(局部)明陳洪綬
民間的各種果子茶則更多,往里面添加各種吃食,這些行為都被羅廩《茶解》視為‘茶厄’,也說明民間與雅士提倡的風(fēng)尚還是有距離的?!?
來源:華茶號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