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1日,《經濟日報》整版刊發(fā)文章《一片片葉子改變了眾山村——貴州省沿河縣中寨鎮(zhèn)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調查》,3年前,一株株肩負扶貧使命的茶苗,從浙江安吉縣來到千里之外的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。如今,這些茶葉已在沿河縣的多個村子“安”家,發(fā)展成為朝氣蓬勃的茶產業(yè),開始改變當地群眾的生活。這些茶苗結出了怎樣的扶貧之果?一起來看:
3年前,一株株肩負扶貧使命的茶苗,從浙江安吉縣來到千里之外的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。如今,這些茶葉已在沿河縣的多個村子“安”家,發(fā)展成為朝氣蓬勃的茶產業(yè),開始改變當地群眾的生活。記者近日來到沿河縣,去看看結出了怎樣的扶貧之果。
“白葉一號”是從東南飄落西南的一片葉子。借著東風,它從浙江省安吉縣落戶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。2018年4月,靠種植安吉白茶富裕起來的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,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,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(qū)脫貧。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后,有關方面確定湖南省古丈縣、四川省青川縣和貴州省普安縣、沿河縣等3省4縣的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作為受捐對象。貴州沿河縣中寨鎮(zhèn)志強村、三會溪村和大宅村3個青山相連的村莊,就是受贈茶苗栽種的地方,茶葉的名字都叫“白葉一號”。今年是茶葉采摘的第一年,記者到中寨鎮(zhèn)和茶農一起采新茶,看看“白葉一號”給中寨鎮(zhèn)這些山村帶來了什么?群眾呵護這一片茶葉,有怎樣的收獲?
從“單腳支撐”到“兩腿走路”一片片葉子長成產業(yè)中寨鎮(zhèn)地處沿河縣西南部,重巒疊嶂,“地無三尺平”,是沿河縣深度貧困鄉(xiāng)鎮(zhèn)之一。以前,當地農民多在小塊坡地種植玉米等作物,收入有限。2016年8月,譚鵬飛到中寨擔任鎮(zhèn)黨委書記,他告訴記者,“當時脫貧的壓力主要在于難以形成能夠帶動農民增收的產業(yè)”。種茶葉曾經是中寨的一個選擇。這里有許多老茶樹,10多年前一些村引種過茶葉,但沒有形成氣候。當地百姓說,主要是茶園管護和后期加工環(huán)節(jié)跟不上,沒有技術,也不掌握炒茶工藝。“白葉一號”給中寨帶來一個增收產業(yè)。自始至終參與“白葉一號”引進和栽種的譚鵬飛列舉了幾個數字:2018年“白葉一號”到來之前,各個村落零星種植的綠茶只有200多畝。
2018年“白葉一號”落戶中寨,他們種植了1500畝;第二年他們又到安吉黃杜村購買茶苗,種植了3850畝,“白葉一號”種植達到5350畝。種植之前,譚鵬飛帶著村里合作社的5個人到黃杜村,從挖土、掏溝、整地開始,一步一步學習種植要領。茶苗種植后,黃杜村給每個種植點都派了師傅進行現場指導。今年進入采茶時節(jié),他們又派炒茶師傅到村里的茶葉加工廠手把手傳授炒茶技術。這讓村民們多了一份信心,茶產業(yè)有了群眾基礎?;A設施是產業(yè)形成的前提條件。這幾年,中寨僅“產業(yè)路”就修了6條共計51公里,茶葉基地還通過工程型蓄水設施實現了產業(yè)配水,這些基礎設施讓茶葉不再是“荒坡荒地栽種的產業(yè)”。譚鵬飛的手機里保存了很多茶園圖片,群巒重疊,綠意綿綿,山路環(huán)繞,美麗如畫。志強村、三會溪村、大宅村3個村莊設有專門合作社負責種植茶葉,中寨在種植茶葉的14個村建立起12個合作社。
志強村村民張穩(wěn)是放棄在浙江打工回村管理茶山的,起初聽說村里發(fā)展茶產業(yè)時,他并沒有動心,但聽到要以合作社流轉土地統(tǒng)一經營,他就決定要回來了。“有了產品是第一步,經營管理模式很重要,合作社經營這個辦法一定能行。”張穩(wěn)說。江蘇一家茶葉公司2019年到與大宅和三會溪相連的金山村流轉1700多畝土地,栽種綠茶。兩年多下來,中寨種植綠茶優(yōu)質品種達到5450畝。一個產業(yè)的形成,某種程度上說更需要良好的社會環(huán)境條件?!鞍兹~一號”栽種成功和大面積發(fā)展,一定意義上改變了中寨鎮(zhèn)群眾的認識,促成了發(fā)展茶產業(yè)的社會環(huán)境。用“靠山吃山”來形容當地人與大山的關系十分合適,尤其是這個“吃”字。多少年來,人們在山上栽種苞谷、土豆,解決吃飯問題;利用山上長的草養(yǎng)羊、養(yǎng)牛,發(fā)展畜牧業(yè)。以黃牛、白山羊和生豬養(yǎng)殖為主的畜牧業(yè)是這里的傳統(tǒng)產業(yè),也是農民增收的依托。譚鵬飛說,“白葉一號”改變了中寨的產業(yè)結構,拓展了發(fā)展思路,讓他們開始“兩腿走路”。2019年,中寨各類茶葉種植面積從1500畝增加到8390畝;2020年又擴大到10800畝。
沿河自治縣縣委宣傳部供圖
空閑時間也能掙錢農村勞動力不再“富余”對于普通農民而言,“白葉一號”帶來的直接變化是在家門口就有了掙錢機會,而且是利用空閑時間掙錢。記者在志強村、三會溪村和大宅村走訪時了解到,每個村的茶園每天都需要上百人打理。茶園工人通常的工資標準是每天80元,中午還管一頓飯。53歲的楊正花是三會溪村的村民,她和丈夫田茂洪都在茶園務工。她算了算,去年兩人在茶園的勞務工資就拿到了3萬多元。“開溝、拔草、施肥的時候,每天給100元工資,平常是80元?!彼f,以前種莊稼,給別人幫短工,一年收入也才只有幾千元。
在志強村的茶山上,記者遇到了正在采茶的村民張玉霞。57歲的她平日里需要照顧幾個孫子和外孫上學,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后,她就來茶山務工,每天收入80元。“我已經連干半個月了?!彼锌卣f,種地的時候休得多掙得少,現在干得多掙得也多。長期以來,外出打工都是貧困地區(qū)人們增收的主要途徑。山區(qū)發(fā)展產業(yè)就是希望外出打工者返鄉(xiāng)也能找到掙錢門路。如何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(xiāng)?需要讓他們看到產業(yè)自身發(fā)展前景,還能實實在在掙到錢。
記者在中寨鎮(zhèn)看到,“白葉一號”給這里帶來了巨大的用工需求。當地人說,富余勞動力的“富余”去掉了,現在要改成“缺”。采茶時節(jié),中寨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找不到務工人員。在茶山上勞作的大都是老人和婦女。為此,3個主要栽種“白葉一號”的村成立了茶葉聯合會,統(tǒng)籌協調勞動力使用,哪里工作量大,就讓勞動力先去哪里。三會溪村還成立了勞務公司,專門到附近縣鄉(xiāng)招聘勞動力來茶山務工。勞務公司負責人秦義恒介紹,他們平均每月要組織600多人次來務工,最多時有900多人次?!鞍兹~一號”發(fā)展為農民增收作出了多大貢獻?記者沒有找到一個確切數據,但從幾個村莊合作社的勞務支出中可以了解個大概。大宅村村委會主任田維坤說,專種“白葉一號”的利民合作社勞務支出每年都在70萬元以上。
三會溪村黨支部書記秦進介紹,去年合作社勞務支出也有70多萬元。志強村黨支部書記肖國江說,村里閑散勞動力幾乎都參與到了茶園管理和采茶勞作中,人均收入每年1萬元以上。沿河縣扶貧辦的數據顯示,自“白葉一號”茶產業(yè)基地建設以來,共發(fā)放群眾務工工資500多萬元?!斑€有一筆土地流轉費用。”志強村村委會主任張金華說,3個村最開始栽種茶苗的1500畝土地都是流轉來的,后來中寨萬畝茶園也大都是流轉來的土地。這幾年,流轉費用也成為農民穩(wěn)定的收入來源。志強村600多戶村民,種茶流轉土地涉及200多戶;三會溪村372戶村民,種茶流轉土地涉及133戶;大宅村306戶村民,種茶流轉土地涉及100多戶。因為山地荒坡多,土地流轉費用還不算高,通常價格是每畝田300元,每畝地200元。
“白葉一號”不是富了幾個“大戶”,而是帶動了廣大農民。秦進估算,村里至少有一半人都參與到了茶產業(yè)里來。在志強村,留守家里的勞力,無論老人還是孩子,多多少少都參與了茶園管理和采茶?!鞍兹~一號”引進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加農民收入,助力中寨脫貧致富。在種植安排和產業(yè)發(fā)展上,中寨實行合作社種植、村集體主導、農民參與分紅等模式,保證產業(yè)發(fā)展利益直接惠及農民。因為茶苗生長需要時間,可以說,在前3年沒有賣茶收入的情況下,農民對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感受還不太直接。但是,土地流轉費用和勞務收入已實實在在進了農民口袋。
今年是“白葉一號”開始采摘的第一年,3個村莊預計可以收獲1500多斤干茶,明年大概能增加到1萬多斤。“茶產業(yè)收入是可以看得見的。”譚鵬飛說,“這就能保證我們脫貧之后穩(wěn)步增收?!眽粝肟梢月涞刈叱鋈サ娜恕爸匦摹被貧w“白葉一號”帶來了什么?記者在中寨幾個村聽到最生動的回答是“新的夢想”。外出打工是過去很多村民的選擇,但走出去的人很難忘記生養(yǎng)自己的山林。連綿的大山收藏著鄉(xiāng)愁,也寄托著他們的夢想?!鞍兹~一號”讓許多夢想有了著落,也點燃了更多夢想。秦進外出打工多年,2010年回村當了干部。他說,做夢都想著在山上種經濟林,增加農民收入。得知村里要發(fā)展“白葉一號”茶葉,他特別激動:“我立即組織黨員和村民小組長開會,丈量土地,組建合作社,恨不得連睡覺時間都搭上?!睆堄率侵緩姶逶旗F生態(tài)茶葉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的負責人。大學畢業(yè)的他,到廣東打過工,當過9年代課教師,還在鎮(zhèn)里一所中學當過保安。后來,他成立了云霧生態(tài)茶葉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?!翱粗靶┠攴N下的茶園荒了,我心里總放不下?!彼f,“我一直有個夢想,把村里那些茶葉管護起來。”但是合作社成立兩年,大家卻不愿把種了茶的土地交給他管。
2018年秋天,“白葉一號”來了。張勇不僅帶著自己的合作社栽種茶苗,還動員親戚加入。他自己到黃杜村學習了兩次,從茶園管護到烘干炒茶,他都是村里最先學會的。清明采茶季節(jié),張勇帶著人炒葉,天天睡在廠房里,但他說身上有用不完的勁兒?!叭绻麤]有‘白葉一號’,我的合作社就黃了?!睆堄抡f?!鞍兹~一號”對于另一群走出去的人而言,改變的是他們與故鄉(xiāng)的關系。1978年出生在三會溪村的田茂友,1993年就到廣州打工。2008年,他回到貴陽辦起自己的工程公司??粗酱迮f貌,他無數次想過幫村里一把,帶著鄉(xiāng)親致富,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路子。得知村里要成立專業(yè)合作社發(fā)展“白葉一號”的消息,田茂友立即響應,投資成立了三會溪茶葉種植合作社。“過去20多年,我每年都要回村看望老母親?!碧锩鸦貞?,每次都是住一兩天就走了。這兩年種茶苗,他一口氣在村里住了3個多月。茶山上修路,他為了把好質量關,又在村里住了幾個月。有了茶園,他對故鄉(xiāng)的牽掛更真實了。秦進說,在外邊發(fā)展了很多年的人,過去想著遷走戶口、送出孩子,這兩年他們的“重心”開始向村里傾斜。單是三會溪村合作社里,就有6人是外出打工回來的?!盎貋怼辈皇腔卮宀辉俪鋈?,而是入股合作社,操心起村里事。田茂友深有感觸,以前他對家鄉(xiāng)只有思念,現在是真實的牽掛,而且這牽掛越來越多。未來他準備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茶園。鄉(xiāng)村產業(yè)振興最缺人才。而從鄉(xiāng)村走出的人,愿意把“重心”放到村里來,放到山林間的產業(yè)上來,這是多么動人的事情!激發(fā)奮斗精神獨立走新路闖市場目前整個沿河縣茶葉種植面積有20多萬畝。
茶葉作為一個產業(yè),在沿河縣形成了一定生產規(guī)模。產業(yè)基礎有了,但產業(yè)體系還沒有形成。沿河縣農業(yè)部門的工作人員說,產品加工和市場銷售是明顯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?!安枞~如何賣出去,怎樣賣個好價錢,這是我們最操心的事?!弊T鵬飛說。產業(yè)的成效必須要得到市場認可。茶葉產出來了,怎樣走向市場,是“白葉一號”接下來要面對的直接考驗。走向市場,得有個品牌?,F在,浙江捐贈的“白葉一號”有一個共同品牌,叫“攜茶”。在沿河縣,還有一個“洲州茶”品牌,是本地茶葉企業(yè),可以收購茶葉并幫助銷售。3個村的合作社負責人有一個強烈愿望:種出了茶葉,要創(chuàng)一個自己的品牌。中寨人是這樣理解的:“攜茶”和“洲州茶”是“白葉一號”走向市場的兩道“保險杠”,如果茶葉產量大了,銷售出現問題,他們可以幫忙銷售。但是,不能躺在別人提供的“保險杠”上“等靠要”。茶苗是黃杜村捐贈的,技術是黃杜村派人來教的,茶葉加工也是黃杜村幫助完成的。產業(yè)發(fā)展起來了,要感恩黃杜村人的幫助,更要學習自己走向市場。
“白葉一號”激發(fā)起一股自立自強的力量,這是志強村、三會溪村和大宅村許多人的共同體驗。無論是鎮(zhèn)村干部,還是茶葉種植合作社負責人,都對自己建立品牌闖市場有著清醒認識,深知面臨的困難和自身的不足。張勇說,建立自己的品牌闖市場,當然有很多困難,缺人才缺經驗。但是面對新的考驗,他滿懷信心:“路是人走出來的,我們總要學會自己走路?!辈还苁欠竦竭^浙江,在中寨人心中,黃杜村始終是他們的榜樣。大宅村合作社負責人田紅軍說:“黃杜白茶不就是農民種出來的嗎?他們獨自走出了一條路,我們有各級政府的幫助和支持,也一定能闖出市場。”譚鵬飛也信心十足:“黃杜村人能用20年種出一片茶葉,富裕一方百姓,我們有他們幫助,可以學習他們的經驗,再有六七年時間,也一定能闖出一條新路子?!?/p>
魏永剛:茗香情更濃
在貴州沿河縣看“白葉一號”,時常體會到一個濃濃的“情”字。這片叫做“白葉一號”的茶葉,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下,從浙江安吉黃杜村引進到沿河縣來的。茶苗經過3年成長,今年吐出了鵝黃的嫩芽。滿坡茶苗,飽含著總書記對貧困地區(qū)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深情牽掛。中寨鎮(zhèn)百姓由衷地說,“白葉一號”是“感恩茶”!黃杜村到中寨鎮(zhèn),距離上千公里。但是,黃杜村黨員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致富不忘黨的恩”,他們不僅捐獻茶苗,還無償提供技術幫助,教授炒茶加工技術。長在西南深山里的這一片片茶葉,也飽含著東南沿海干部群眾先富幫后富、東西部協作、共同富裕的殷殷之情。
中寨鎮(zhèn)干部群眾3年來對“白葉一號”這片葉子的呵護,也可以用一個“情”字來表達。他們飽含感恩之情,滿懷希望耕耘在那連綿的山坡上。志強村村民張勇說,茶苗剛栽下時遇到冬季降溫,就用草簾子把茶苗護起來,怕凍著;第二年連續(xù)多日無雨,又害怕太陽把茶苗烤壞。學習施肥技術,最費心思。張勇把茶苗比作孩子。小孩子喂飯,多了會消化不良,少了又可能營養(yǎng)不夠。他說,給茶苗施肥也是這個理。施多了怕“撐著”,量少了又擔心“營養(yǎng)不足”。這位高高個頭、一臉黝黑的農民形容這些年的經歷說:真像照顧自家小娃娃!值得欣慰的是,人們這份對茶葉的深情正在轉化為興產業(yè)、闖市場的動力。
今年是茶葉收獲的第一年。茶苗種下了,茶葉加工出來,能不能致富,是不是可以形成產業(yè)體系,關鍵看能不能成功走向市場。中寨干部群眾的注意力也逐步轉向市場。他們在感恩社會幫助的同時,深知路還得靠自己走,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律必須自己去摸索。如果說栽苗、種茶到采摘加工是走完了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第一步,有了這個基礎,他們能走好“下一步”嗎?
中寨干部群眾對產品走向市場、產業(yè)形成體系的“下一步”,也表現出堅定信心。貧困地區(qū)之所以發(fā)展慢一些,除了地理條件等客觀原因,在走向市場方面也存在“天然”不足。但凝結在茶苗上的情感正在成為這里人們闖市場的動力。別人走過的路,他們相信自己也能走通。路是走出來的。生活在山里的人們,最不怕走路。中寨干部群眾種好了茶苗,面對市場的時候,表現出一種近乎倔強的堅韌。“黃杜村人是我們的榜樣?!痹谥姓l(xiāng)村里,筆者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話。他們堅信,黃杜村人靠一片葉子富起來,中寨人也能循著這片葉子走出一條新路來。帶著各方的關愛走向市場,創(chuàng)品牌、找銷路,這一片凝聚著人們情感的葉子,必將“飄”出西南的大山,相信也定能“飄”得更遠。
來源經濟日報
原文標題為:一片片葉子改變了眾山村!《經濟日報》整版聚焦貴州省沿河縣中寨鎮(zhèn)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